隆昌市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
近年来,隆昌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,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一、挖掘特色资源,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
隆昌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,气候宜人,土地肥沃,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。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隆昌市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,形成了以“隆昌猪”、“隆昌竹笋”、“隆昌柑橘”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。
1. 隆昌猪:隆昌猪是四川省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,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。隆昌市通过实施“隆昌猪”品牌战略,加强品种改良、养殖技术培训、市场推广等工作,使“隆昌猪”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2. 隆昌竹笋:隆昌市拥有丰富的竹笋资源,竹笋品质优良。为打造“隆昌竹笋”品牌,隆昌市加强竹笋种植技术培训,提高竹笋产量和品质,同时开展线上线下营销,拓宽销售渠道。
3. 隆昌柑橘:隆昌市柑橘种植历史悠久,柑橘品种繁多,品质优良。隆昌市以“隆昌柑橘”品牌为核心,加强柑橘产业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柑橘品质,拓宽销售市场。
二、创新营销模式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
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隆昌市不断创新营销模式,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向市场。
1. 线上线下融合:隆昌市充分利用电商平台,开展线上销售,同时加强线下市场拓展,举办农产品展销会、推介会等活动,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。
2. 合作社带动:隆昌市积极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,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、统一销售,降低成本,提高农民收入。
3. 农旅融合:隆昌市将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,打造“农业+旅游”模式,吸引游客前来采摘、体验,带动农民增收。
三、加强政策扶持,助力乡村振兴
为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,隆昌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助力乡村振兴。
1. 资金支持:隆昌市设立专项资金,用于支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、市场推广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。
2. 技术培训:隆昌市加强农业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种植、养殖水平,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技术保障。
3. 政策优惠:隆昌市对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给予税收减免、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
总之,隆昌市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隆昌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
- • 甜城交警温情执法走红网络,柔性执法赢得百万点赞
- • 万达广场家电“以旧换新”活动助力销售额增长40%
- • 东兴区特色水产养殖助力渔民增收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• 东兴区“云诊疗”平台打通三甲医院资源,助力医疗服务升级
- • 高新区设立产业基金“以投代补”,6家企业获股权投资支持,助力创新驱动发展
- • 内江14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309亿元助力产业基础坚实发展
- • 资中重龙山庙会重启,千年佛教圣地再现民俗盛景
- • 内江师范学院获批“长江上游生态保护”省级重点实验室,助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
- • 东兴区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农产品,培育带货达人新势力
- • 资中县倾力打造农村传统美食地图,传承地方特色文化
- • “甜城绿道”全线贯通,骑行徒步打卡火爆全网,绿色出行新风尚!
- • 揭秘内江“寡妇面”传奇:一碗面条背后的江湖往事
- • “甜城老街坊百家宴开席,邻里共话传统饮食文化”
- • 内江“五一”消费市场火爆,家电补贴政策助力销售额激增
- • 全国首条“页岩气制氢”生产线在内江试运行,绿色能源创新引领未来
- • 2025年内江市拆迁补偿方案及区域规划解读:政策背景、补偿标准与重点区域分析
- • 端午佳节,东兴区龙舟竞渡再现沱江两岸,万人呐喊助威
- • 市中区村级廉政文化墙助力涵养文明乡风
- • 内江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成果显著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%
- • 市中区创新举措,建立村级养老互助中心关爱留守老人
- • 市中区倾力打造村级养老互助中心,温暖关爱留守老人
- • 东兴区创新服务模式,建筑垃圾处置许可实现半日办结
- • 东兴区院士工作站取得氢能源储运技术突破,助力绿色能源发展
- • “甜城工匠”计划正式启动:内江三年内培养5000名高技能人才
- • 资中县:村级集体经济孵化中心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浙江企业投资3亿助力内江,东西部协作再升级,共筑冷链物流新篇章
- • “隆昌客家话保护工程启动:濒危方言迎来数字档案新篇章”
- • “隆昌乡村晒秋节:农俗变身艺术景观,创意出圈引瞩目”
- • 内江东兴区乡村文化礼堂:打造文明实践活动新阵地
- • 内江“健康扶贫一站式”结算成效显著,减免费用超8000万元
- • 市中区“甜女”选拔:非遗展示融入传统文化,赋能选美赛事新篇章
- • 资中扶贫小额信贷:为创业农户注入源源不断的“活水”
- • 三元塔登高望远,360°俯瞰内江城市天际线
- • 天价菜单引发热议!内江私房菜馆“沱江全鱼宴”8888元引消费者关注
- • 威远县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,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
- • 内江经开区签约全球500强企业,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再添龙头
- • 威远早仔姜年产值达3亿元,成为川渝餐饮新宠
- • 资中鲶鱼宴创新大赛盛大启幕,传统美食与现代口味的精彩碰撞
- • 内江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,助力解决“入园难”问题
- • 隆昌黑猪保种养殖项目助力乡村振兴,推动品牌化发展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创新教育模式:30所小学引入“AI教师”辅助英语教学
- • 《威远“穹窿号子”劳动民歌融入教材,乡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》
- • 内江试点“乡村CEO”制度,职业经理人助力集体资产增值20%
- • 新明塑业矿用管道二期项目开工,产能预计提升30%,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
- • 港澳侨胞捐建“同心水井”,解决5万人饮水难题
- • 内江建成西南首个“农业数字孪生平台”,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
- • 东兴区恢复传统水稻品种,守护生物多样性
- •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考察团赴内江,共谋合作新篇章,达成8项合作协议
- • 威远特种钢生产基地成功突破高强度合金技术瓶颈,引领行业新篇章
- • 昇兴集团易拉罐基地全面达产,年供应能力覆盖西南市场
- • 内江群众自编脱贫主题川剧,村村建起文化广场
- • 内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成果丰硕,含钒钢产量稳居全球第四
- • 威远县举办就业援助月活动,提供千余个岗位需求,助力就业创业
- • 隆昌返乡青年创办合作社,引领村民奔小康
- • “农村快递全覆盖,内江农产品48小时直达北上广:乡村振兴的物流新篇章”
- • 内江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显著,红牛饮料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
- • 内江创新“飞地农业”模式,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
- • 威远石板河旅游开发助力周边民宿经济腾飞
- • 乐鸿科技RFID产业园二期竣工,年产值目标直指10亿元
- • 东兴区氢能储运装备制造基地正式开工建设,引领氢能产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市中区脱贫典型巡回报告传递奋进力量
- • 市中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助力提升改造质量,共建美丽乡村
- • 隆昌林下食用菌种植:开辟林地效益倍增新路径
- • 内江上半年省外到资278.5亿,红牛饮料等重大项目落地,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天价菜单风波!内江某私房菜馆“沱江全鱼宴”8888元引争议
- • 内江中小学普及AI编程课程,引领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新潮流
- • 内江经开区荣膺国家示范基地,智能制造企业纷至沓来
- • 资中苌弘音乐节启幕,孔子师苌弘典故激活文创产业新活力
- • 内江签约光伏发电+储能项目,打造零碳示范区引领新能源发展新潮流
- • 东兴田家火龙夜舞狂欢,非遗火龙点亮乡村夜空
- • 隆昌一小荣膺全国“家校社协同育人”示范校称号,树立教育新标杆
- • 内江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扶贫专班,助力培养技能型新农民
- • 沱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:助力内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
- • 内江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,助力外向型经济腾飞
- • 莲峰公园荷塘月色:夏日赏花摄影必去打卡点
- • 内江教育国际化迈出新步伐:引入海外教育资源,新增两所国际友好学校
- • 威远县农村公交线路延伸至自然村:打通乡村振兴“最后一公里”
- • “资中文庙开笔礼盛况空前,学童朱砂启智传承礼乐文明”
- • 内江市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挂牌,30名专家驻村攻关技术难题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资中县发布“乡村教育振兴十条”,全面提升农村学校软硬件水平
- • 内江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显著:覆盖率超90%,昔日“臭水沟”变身“景观池”
- • 资中生姜首趟冷链专列发往欧洲,开启国际市场新通道
- • 内江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硕果累累,10人荣获省级奖项
- • 2025年内江房交会盛大开幕,楼市供需两端回暖信号明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