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扶贫搬迁成效显著,36个集中安置点群众满意度达98%

近年来,内江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,积极推进扶贫搬迁工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截至目前,内江已建成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6个,搬迁群众满意度高达98%,为全市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内江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,近年来,在扶贫搬迁工作中,始终坚持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原则,努力改善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。通过精心规划、科学布局,内江已建成36个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,覆盖全市8个县(市、区)。
这些集中安置点不仅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活环境,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、医疗、就业等公共服务。在安置点内,孩子们可以就近入学,享受优质教育资源;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;成年人则可以通过培训、就业等途径,提高自身素质,实现稳定就业。
在扶贫搬迁过程中,内江市政府高度重视搬迁群众的满意度,通过开展一系列走访调研,了解他们的需求,及时调整安置方案。据统计,目前内江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满意度达98%,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内江扶贫搬迁工作的成效。
内江扶贫搬迁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,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政策支持。内江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搬迁政策,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。
二是科学规划。内江在扶贫搬迁工作中,注重科学规划,充分考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,确保安置点功能完善、环境优美。
三是强化保障。内江市政府加大投入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确保搬迁群众“住得下、稳得住”。同时,积极开展就业培训,提高搬迁群众的就业能力。
四是注重后续扶持。内江市政府在扶贫搬迁工作中,注重后续扶持,帮助搬迁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,确保他们顺利融入新环境。
五是强化组织领导。内江市政府成立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。
总之,内江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全市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内江将继续深入推进扶贫搬迁工作,努力实现搬迁群众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目标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内江力量。
- • 2025年内江市拆迁补偿方案及区域规划解读:政策背景、补偿标准与重点区域分析
- • 夏布小镇特色展销会达成订单金额超50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黑猪地理标志产品发布,生态养殖助力万名农户共奔富裕路
- • 内江建设现代农业园区,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
- • 内江方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:骆成骧奏折揭示川南古语密码
- • 市中区国庆文旅市场吸客69万人次,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
- • 隆昌市农村污水处理项目:助力人居环境改善,构建美丽乡村新画卷
- • 内江国际物流港开建,川南货运枢纽崛起在即
- • 市中区深入开展校园反欺凌专项行动,创新建立匿名举报平台
- • 内江创新“飞地农业”模式,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
- • “江小妹”虚拟偶像出道:AI解说内江千年人文,开启文化传承新篇章
- • 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竣工投产,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,助力西南地区产业升级
- • 威远穹窿山民俚语研究入选国家课题,方言成为文化密码
- • 高新区科创园C区建设提速,智能化载体助力高端产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内江七中试点“元宇宙课堂”:探索沉浸式教学的未来之路
- • 网友热议:内江范长江IP亟需年轻化,二次元形象投票活动火热开启!
- • 探寻越溪青宁民俗村:体验传统榨油与农耕文化的魅力
- • 内江创新发布数字乡村大脑系统,实时监测千个农业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小学试点项目式学习,打破传统学科界限,培养未来创新人才
- •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:每日一碗内江“养生甜水面”
- • 隆昌市青石镇小学陶艺工坊开课,传承与复兴传统制陶技艺
- • 威远黑山羊全产业链园区投产,农户增收20%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市中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圆满通过验收,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
- • 内江黑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,品牌价值突破10亿大关
- • 甜城湖片区老旧街巷改造工程预计9月完工,焕新城市面貌
- • 内江花生酥技艺申遗:酥糖里藏着怎样的匠人心?
- • 东兴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助力扶贫项目,护航乡村振兴
- • 资中生姜冷链专列首次发往欧洲市场,开启农业“一带一路”新篇章
- • 30亿半导体材料项目落户内江,助力川渝产业链迈向新高度
- • 内江小学生创意提案:让喻培伦英雄事迹融入《大中华寻宝记》
- • 内江首座TOD综合体盛大开业,轨道+商业模式重塑城市核心活力
- • 资中县老旧小区改造圆满完成,3万户居民共享幸福生活
- • 成自宜高铁通车在即,内江高铁经济区招商全面启动,内江经济腾飞新篇章即将开启
- • 市中区吹响便民生活圈建设号角,新增50个便民点,提升居民生活品质
- • 东兴区试点“营养智慧餐盘”,大数据分析助力学生膳食健康
- • 资中县创新举措,农产品溯源系统助力品牌价值提升
- • “乡村直播基地孵化‘网红村长’,内江土特产日销破千单,助力乡村振兴”
- • 市中区倾力打造村级养老互助中心,温暖关爱留守老人
- • 内江数字乡村试点:5G覆盖助力智慧农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联合高校开展暑期支教,温暖千名山区儿童的夏日阳光
- • 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招商启动,社区经济成投资新风口”
- • 华西医院远程医疗协作平台成功落地,助力30家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
- • 内江“阳光助学”行动温暖贫困学子,资助人数突破万人次
- • 威远县创新举措,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库助力乡村发展
- • 传奇176高爆版:热血回归,再续经典
- • 资中县荣膺“中国鲶鱼之乡”,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
- • 资中县全面启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,筑牢春耕生产安全防线
- • 国际巴蜀文化论坛在内江召开,中外学者共话沱江文明传承与发展
- • 内江经开区与乡村携手共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,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强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95后内江姑娘用甘蔗渣造时装,巴黎时装周惊艳亮相,环保时尚风潮席卷而来
- • 内江赴长三角招商硕果累累,签约3个百亿级项目,外资利用额再创新高
- • 东兴区恢复传统水稻品种,守护生物多样性
- • 东兴区焕新升级,20个“口袋公园”新增,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
- • 东兴区秸秆综合利用助力减少环境污染,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资中县全面推进乡村亮化工程,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振兴之路
- • 威远穹窿俚语研究获国家立项,山民智慧成文化瑰宝
- • 东兴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:守护群众健康,助力脱贫攻坚
- • 重走范长江足迹,内江记者团徒步3000公里致敬历史
- • 市中区试点数字乡村治理平台成效初显,智慧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重庆恒合包装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,成渝配套协作再深化
- • 社区“共享药箱”暖心上线,邻里互助缓解用药急
- • 南关古镇夜游经济:灯光秀与美食街的双重狂欢
- • 隆昌古宇湖生态修复成果显著,候鸟栖息地扩容50%
- • 隆昌市打造川南地区零工市场新标杆,日均对接岗位800个
- • 威远县探索“林下经济+生态旅游”融合发展新路径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川南高校联盟成立,内江牵头推进学科交叉研究,共筑区域教育新高地
- • 大数据助力内江劳务输出,就业率高达95%再创新高
- • 东兴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: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%,共筑绿色未来
- • 内江学子汉服盛装“模拟殿试”,再现骆成骧夺魁辉煌
- • 内江再创辉煌:全国首个丘陵地区智慧农业地方标准正式发布
- • 内江农村电网改造升级,智慧大棚用电成本降低15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夜宵江湖:揭秘内江烧烤摊的“烤鼻筋”为何风靡全网?
- • 隆昌荣昌文旅合作区携手推出跨省精品旅游线路,共绘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: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全市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超30%,助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
- • 市中区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沱江流域(内江段)生态修复工程竣工,沿岸10万村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
- • 威远页岩气田迈入智能化开采新时代,年产能提升30%
- • 甜城湖湿地公园扩容升级,新增鸟类栖息地20公顷,打造生态宜居新典范
- • 资中血橙出口欧盟市场,创汇额同比增长20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过度商业化?内江名人故居周边业态引专家热议”
- • 市中区脱贫村史馆:记录攻坚奋斗历程,见证乡村振兴之路
- • 辣王争霸赛盛大开幕!谁能挑战内江秘制豆瓣酱的霸主地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