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,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
近年来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,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,使得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。据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,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效。
一、政策扶持,助力贫困户增收
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,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旨在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,改善生活。这些政策包括:
1. 产业扶贫:通过发展特色产业,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。如发展种植、养殖、乡村旅游等,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。
2. 就业扶贫:通过提供就业岗位,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,增加收入。如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贫困户的就业竞争力。
3. 教育扶贫: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,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,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4. 医疗扶贫:完善贫困地区医疗保障体系,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。
二、扶贫成效显著,贫困户收入稳步增长
在政策扶持下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。据统计,2013年至2020年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,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。
具体来看,以下数据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效:
1.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:截至2020年底,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,贫困发生率从10.2%降至0.6%。
2.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:贫困地区道路、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,为贫困户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3. 贫困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:贫困户的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,生活质量不断提高。
三、持续发力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
尽管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。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,我国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
1.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,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。
2. 加强就业扶贫,帮助更多贫困户实现就业。
3. 深化教育扶贫,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。
4.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,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。
总之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的成绩,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效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们将继续努力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。
- • 资中县与四川农大共建智慧农业实验室,助力农业新品种培育
- • 内江特色水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,农民收入翻番
- • 内江联手《王者荣耀》推出“历史名人皮肤”?官方辟谣:尚在洽谈阶段
- • 威士凯PCB生产线投产,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月产能再创新高突破15万平方米
- • 内江大数据监测助力防返贫,筑牢“零返贫”底线防线
- • 东兴区智慧社区平台正式上线,居民生活便捷升级
- • 内江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,精准布局成渝万亿级市场
- • 威远县严陵中学智慧校园系统上线,开启教学管理数字化新时代
- • 资中县强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东兴区稻虾共作示范基地亩产创新高,绿色农业模式引领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公示:未来将建3条骨干线路,助力城市发展
- • 数字城管平台助力全域实时监控,构建智慧城市新格局
- • 内江全力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200所中小学全面覆盖
- • 资中“水龙祈雨”民俗改良,环保舞龙倡导节水新风尚
- • 热血传奇玩家社区的活跃与互动
- • 内江临空经济区签约无人机研发基地,航空配套产业爆发!
- • 隆昌林下食用菌种植:开辟林地效益倍增新路径
- • 威远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助力老区振兴,焕发历史新活力
- • 成渝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启动,富乐华、埃普诺等龙头企业齐聚一堂
- • 内江范长江纪念馆荣登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精神
- • 市中区川剧座唱进社区,传承经典“资阳河”唤起老少共鸣
- • 隆昌生姜:深加工延伸产业链,提升产品附加值
- • 内江启动“非遗进万家”计划,百项技艺飞入百姓家
- • 市中区首条智慧地下管廊建成,水电气网“一廊通”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
- • 内江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助力200所中小学教育现代化
- • 资中县村级卫生室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,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
- • 市中区志愿服务团队荣获全国“最美环保组织”称号,展现环保力量新风采
- • 威远县举办就业援助月活动,提供千余个岗位需求,助力就业创业
- • 内江市“新农人”培训班开班,助力培育千名农业技术骨干
- • 内江职业院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,订单式输送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发布数字经济三年计划,区块链企业喜提专项补贴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威远县丘陵梯田景观入选省级摄影基地,展现乡村之美
- • 内江首条非遗主题街盛大开街,沉浸式体验“甜城十二时辰”
- • 内江张大千故里文化IP赋能乡村旅游发展: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道
- • 威远老君山庙会:汉服巡游中的道教文化盛宴,国潮魅力席卷而来
- • 市中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偏远村落健康扶贫
- • 内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8%,人才培养模式再获肯定
- • 内江经开区签约全球500强企业,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再添强劲龙头
- • 资中县倾力打造农村传统美食地图,传承地方特色文化
- • 隆昌稻虾共作基地荣获绿色食品认证,绿色农业新篇章
- • 内江率先启动“数字农业”试点,智慧农场助力粮食增产新篇章
- • 隆昌市某中学与新加坡学校缔结“姊妹校”,共谱国际交流新篇章
- • 威远县启动困难家庭学生助学计划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
- • 隆昌夏布非遗技艺走进乡村课堂,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,开启生态研学之旅
- • 《BBC纪录片《中国名士》聚焦内江,展现四川文化魅力,明年全球播出》
- • 隆昌市稻田艺术:田园风光中的创意盛宴,吸引周边游客纷纷打卡
- • 资中县创新推行“田长制”筑牢耕地保护防线
- • 内江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,创新“内江方案”引领丘陵地区振兴新潮流
- • 孟塘里乡愁博物馆:农耕记忆与乡村振兴的交响曲
- • 张大千敦煌临摹手稿数字化,内江全球首发线上展览: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旅
- • 内江川剧《糖坊风云》复排:再现甜城百年制糖史,传承非遗文化
- • 内江沱江流域茶叶产业升级:推广“零化学农药”茶园,有机茶溢价30%
- • 成渝中线高铁内江枢纽片区开发启动,TOD模式引领资本角逐新篇章
- • 内江启动“技能内江”计划,助力培养万名技术人才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市中区海绵城市建设助力环保产业集聚发展
- • 金融扶贫创新助力内江发展: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超5亿元
- • 内江多措并举应对干旱天气,全力保障夏粮稳产增收
- • 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发布,蓝天保卫战再升级
- • 隆昌古法制盐技艺重现,盐井遗址焕发新活力成为工业旅游新景点
- • 非遗瑰宝“盘破门武术”走进校园,千年功夫后继有人
- • 骆氏后人捐献家族秘档,揭秘清末状元骆成骧如何推动教育改革
- • 内江发布数字经济三年计划,区块链企业喜获专项补贴助力发展
- • 内江师范大学非遗学院成立,助力文化传承新生代崛起
- • 《走走停停》电影取景市中区,文旅IP助力在地消费新风尚
- • 内江首个“零碳村庄”试点项目落户东兴区,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
- • 中考体育分值提升至80分,内江创新“体能+技能”考核模式引领教育改革新风向
- • 内江高校学生发明“智能拐杖”,跌倒自动报警获专利,为老年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
- • “隆昌乡村晒秋节:农俗变身艺术景观,创意出圈”
- • 威远穹窿牛灯舞惊艳亮相民俗文化节,农耕符号成文旅新名片
- • 云顶土内江黑猪肉荣膺“最受欢迎产品”,市中区特色农业品牌效应显著提升
- • 隆昌市古宇湖生态保护工程:守护碧水清波,改善水域环境
- • 内江乡村数字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,智慧治理助力效能提升
- • 资中木偶戏走进校园,点燃青少年文化认同之火
- • 内江首条“零碳示范街”亮相,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新风尚
- • 返乡青年创新农业模式,共享农场会员制吸金千万
- • 东兴区中职学校开设直播电商专业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项目落地,清洁能源转型再加速
- • 市中区百亩荷塘经济带动莲藕产业链蓬勃发展
- • 《巴蜀文库》新收录内江历史名人书信集:探寻巴蜀文化瑰宝
- • 内江宠物友好公园盛大开放,文明养宠成新风尚
- • 威远黑山羊全产业链园区投产,农旅融合助力农户增收20%
- • 清华大学在内江设乡村振兴工作站,智力帮扶结硕果
- • 非遗盘破门武术进校园,千年功夫后继有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