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市发布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,描绘未来十年教育发展蓝图
近日,内江市正式发布了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,明确了未来十年内江教育发展的路线图。这一规划的出台,标志着内江市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,全面提升教育质量,努力打造教育强市,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明确了内江市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:到2030年,内江市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,教育质量显著提高,教育公平基本实现,教育保障能力显著增强,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:
一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。内江市将加大教育投入,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,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。同时,优化城乡教育布局,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,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
二、深化教育改革。内江市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,优化课程设置,提高课程质量。同时,改革考试招生制度,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三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内江市将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,加强教师培训,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。同时,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,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。
四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。内江市将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五、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。内江市将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,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,提升内江教育国际化水平。
在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的实施过程中,内江市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实施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规划实施工作。
二是强化督导考核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督导考核机制,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。
三是加大宣传力度。广泛宣传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,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四是强化保障措施。加强政策、资金、人才等方面的保障,确保规划顺利实施。
内江市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的发布,标志着内江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。在未来的十年里,内江市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全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,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- • 《内江民俗图志》出版:300幅手绘描绘百年风情画卷
- • 内江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启动: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隆昌市多措并举,全面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体系
- • 市中区“共享菜园”新模式:城市居民下乡认领农田,共建绿色家园
- • 威远县红色旅游路线激活乡村经济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我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三年超300天,绿色发展成果显著
- • 威远县严陵中学智慧校园系统正式上线,助力教学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
- • 市中区高考文科状元公益讲座:千名学子共享学习智慧
- • 资中塔罗科血橙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东兴区扶贫夜校助力村民掌握实用技术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教师匠心独运,研发虚拟实验平台荣获国家专利
- • 废弃矿山变“金山银山”!内江生态修复招商引智并举,打造绿色发展新典范
- • “送戏下乡”活动助力内江贫困村文化振兴
- • 隆昌市电子信息产业园盛大开工,总投资超30亿元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隆昌市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,传承本土技艺,弘扬传统文化
- • 东兴区“打三朝”习俗传承:新生儿礼俗见证家族温情
- • 威远县开通城乡公交专线,助力偏远乡镇居民出行更便捷
- • 资中扶贫车间开设母婴护理培训,助力贫困妇女就业新篇章
- • 医保服务优化议案通过,300万城乡居民受益
- • 威远穹窿生态文化节盛大开幕,自然与民俗文化交相辉映
- • 资中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落成: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
- • 内江资中木偶戏巡演助力文化扶贫,百村共享艺术盛宴
- • 隆昌市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:为特殊群体撑起康复希望之翼
- • 市中区国庆文旅盛宴引客69万人次,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新活力
- • AI算法团队助力高新区,智能优化交通信号灯调控
- • 慈姑塘湿地观鸟指南:与候鸟共舞的生态天堂
- • 东兴区“名师工作室”成立,助力乡村教师成长
- • 内江绕城高速全线贯通,城市框架再扩容,内江发展迈上新台阶
- • 喻培伦故居旁建商业街,烈士精神是否被消费?
- • 内江“新农人”培训班开班,助力培育千名农业技术骨干
- • 隆昌市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
- • 资中电商扶贫:打通农产品上行“最后一公里”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保税物流中心(B型)封关运营:内陆开放新高地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隆昌玻陶产业低碳技术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,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东兴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,助力乡村环境改善
- • 总投资120亿!内江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正式开工,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内江探索“联村党委”模式,破解跨区域发展难题
- • 东兴区新材料产业园:高端复合膜生产线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
- • 内江文旅招商如火如荼,张大千文化产业园引资10亿助力区域发展
- • 威远穹窿山民俚语研究入选国家课题,方言成为文化密码
- • 东兴区行政审批“一网通办”覆盖率显著提升,达98%
- • 《威远穹窿号子劳动民歌融入教材,乡土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》
- • 隆昌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大赛成功举办,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
- • 资中县农产品检测中心:筑牢舌尖安全防线,守护百姓美好生活
- • 内江最后一条“悬崖村”通路,天堑变通途:见证历史性跨越
- • 大千园新春庙会:非遗灯会与糖画技艺共舞,传承民俗魅力
- • 全市中小学食堂“明厨亮灶”全覆盖,家长手机实时监督,共筑食品安全防线
- • 内江发布“乡村振兴人才15条”,顶尖团队最高补贴500万,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
- • 内江携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,引进智能温室种植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内江发布“乡村振兴人才15条”,顶尖团队最高补贴500万,助力乡村人才振兴
- • 内江创新“飞地农业”模式,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
- • 隆昌柑橘文化节:一场盛会促成千万级扶贫产品订单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南关古镇荣登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榜单,古韵风情再焕新颜
- • 内江老旧小区加装“爬楼机”,破解无电梯房养老难题
- • 东兴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1.71亿元,政策红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
- • 隆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粮食稳产增产,筑牢粮食安全防线
- • 市中区与重庆永川区携手共建“成渝双城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”:共育未来,共创辉煌
- • 民宿经济崛起:范长江故里打造“新闻主题文化村”
- • 内江市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,排查隐患200余处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
- • 游客实测:内江“48小时吃遍甜城”攻略火爆全网,甜城美食之旅,你准备好了吗?
- • 内江驻村书记李华:用生命谱写扶贫壮丽篇章
- • 央视聚焦内江“稻田艺术”:巨型3D彩稻画引百万人打卡
- • 资中县农村厕所革命经验:创新实践引领全省农村厕所革命新风尚
- • 东兴区爱心超市积分制创新扶贫模式,激发脱贫积极性
- • 清华大学定点帮扶内江,创新智力扶贫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资中苌弘音乐节启幕,孔子师苌弘典故激活文创产业新活力
- • 东兴区“乡村教师成长联盟”成立,共享优质教研资源助力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东兴区秸秆利用率高达95%,创新举措助力碳中和事业
- • 市中区勇立潮头,打造川南首个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示范基地
- • 资中血橙智慧种植基地荣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称号
- • 内江绿色循环农业蓬勃发展,秸秆综合利用率高达95%
- • 内江设立瞪羚企业培育基金,单项补贴最高达千万级,助力企业腾飞
- • 老糖厂焕新颜,变身文创园,工业遗产成网红打卡地
- • 内江制造业迎来新机遇:招商签约18个项目,总投资额达128亿元
- • 资中鲶鱼宴创新大赛盛大开幕,传统美食与时尚口味激情碰撞
- • 东兴区多措并举整治城区油烟污染,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
- • 村村建起文化广场,内江群众自编脱贫主题川剧,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,全面提升居民居住品质
- • 沱江内江段桃花水母再现,水质提升至近十年最优水平
- • 内江惊现清代“环保碑”:刻有我国最早长江禁渔令
- • 资中县老旧小区改造圆满完成,3万户居民共享幸福生活
- • 东兴区创新农业与康养结合,打造川南生态疗养庄园新模式
- • 隆昌桑蚕产业复兴助力农户增收,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
- • 东兴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助力扶贫项目,法治护航脱贫攻坚战